驚艷阿勃勒‧滿城盡是黃金雨

2009070210:00

請先在上圖「」處按一下,幫忙推推,謝謝!

驚艷阿勃勒滿城盡是黃金雨

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大安森林公園
我下班時,常走市民大道回家,當通過建國南路,快到復興南路時,會經過一個小小的昌隆公園,公園雖小,卻種滿了大花紫薇、雞蛋花、矮仙丹花及20幾棵的阿勃勒。
6月2日晚上,天空中還下著雨,當我夜過昌隆公園時,大花紫薇及雞蛋花都已經開始開花,而幾棵早開的阿勃勒,更深深地吸引住我的目光。這傳聞中的阿勃勒,花竟然可以這樣肆無忌憚的生長;只要是枝幹,隨時隨處都會冒出1–3串像金黃色葡萄的花苞,整棵樹掛滿了像黃金瀑布般盛開的一串串金黃花朵,在晚風中搖曳,形成一片黃澄澄的花海,又像是一大群在樹上嬉戲的黃色彩蝶,那份讓人驚艷的美麗,真是罄竹難書。
當晚撐傘夜拍大花紫薇、雞蛋花及阿勃勒,真是個難忘的經驗。


攝於大安森林公園

後來在大安森林公園內靠信義路側看到除了行道兩旁外,溜冰場旁也種植了一大片幾百棵的阿勃勒,由於大部分植枝不高,因此很容易取景拍攝;另外我到中研院附近拍攝大花紫薇時,也發現中研院側門內道路左側有整排的阿勃勒。
有貴族優雅氣質的阿勃勒,幾十朵花簇聚成又大又長的狀花序,是初夏美麗的焦點,整樹的金黃秀色迷得讓人捨不得將目光移開。
阿勃勒的花朵,成串又簇聚生長,非常美麗,只是成串中的單花較小,白天並不好拍攝單花特寫,夜拍反而有極佳的效果。


好漂亮的簾幕,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大安森林公園


攝於大安森林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
夜雨中的阿勃勒,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
好漂亮的簾幕


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
攝於大安森林公園


攝於中研院
阿勃勒(學名:Cassia fistula),又名金急雨、金鏈花、黃金雨、波斯皂莢、婆羅門皂莢、長果子樹、豬腸豆、臘腸樹、牛角樹、阿梨、槐花青等,屬於蘇木科(Caesalpiniaceae)決明屬(Cassia)。原產於南亞南部,從巴基斯坦南部往東直到印度及緬甸,往南直到斯里蘭卡。分佈在緬甸、斯里蘭卡、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南部、西南部等地,生長於海拔1,000米的地區。西元1645年間由荷蘭人引入台灣,目前全島已經廣為種植為庭園樹或行道樹。
阿勃勒是一種中型落葉樹或半常綠樹,樹身可長至10至20米高,而且生長迅速。葉長15到60厘米,偶數羽狀複葉,每片樹葉有4到8對小葉片,每片長約7到21厘米、闊約4到9厘米,小葉對生,葉面平滑,全緣,顏色鮮亮,基部略澎大,長卵形或長橢圓形。阿勃勒的葉子也是黃蝶的食物,每年黃蝶的發生期,在阿勃勒的葉子上很容易找到黃蝶的幼蟲。樹皮含單寧,可作紅色染料。


風中的阿勃勒,攝於昌隆公園

阿勃勒的花為雌雄同體。花長在約20到40厘米長的下垂狀腋生總狀花序。花的直徑約4到7厘米,花瓣5枚離生,大小略等,雄蕊多達10枚,花絲黃色彎曲成勾狀,方便傳粉者落腳,其中有3枚較長、4枚中等,另有3枚形狀較短且已退化,無法使雌蕊受精。
如果我們仔細看阿勃勒的花序,會發現有雄蕊和雌蕊的花是剛開的花,有雄蕊已經掉落只剩雌蕊的花,或雌蕊也掉落只剩花瓣的花。這些留在花序上的花用盡力量,共同撐起一片金黃色的繁盛花海。

雌雄同體,綠色的是雌蕊


雄蕊10枚,彎成勾狀,方便傳粉者落腳,3枚較長、4枚中等,另有退化不孕的3枚較短



剛開的花有雄蕊和雌蕊,另有些雄蕊已掉落只剩雌蕊的花及雌蕊也掉落只剩花瓣的花

花期為5-7,在夏季盛開的阿勃勒,生出一串串下垂的黃色花朵,就像風鈴 黃橙橙的一串串高掛樹枝,也像鈴鐺一樣 每當微風吹起,就好似能聽見花兒在風中搖曳的聲響。走過樹下,更可聞到淡淡的花香,花瓣掉落時,隨風紛飛,如細雨般飄落,所以它有一個很美的英文名字「黃金雨」(Golden Shower Tree)。
花落後結出長條圓筒狀像臘腸,長約30到60厘米,1.5到2.5厘米闊,需時一年才成熟,顏色由綠轉黑褐,因此常見今年的花與去年的果並存樹上。


今年的花與去年的果並存樹上,攝於大安森林公園


攝於昌隆公園

果肉是很多片外型像仙楂餅的輪狀的瀝青狀黑色黏質,每片果肉片內包一顆很像烏魚子的種子(稱為節莢果Loment)一片片果肉片將莢果內部隔成很多隔室,黑色果肉帶有一股很獨特刺鼻腥臭味,味似楓糖或焦糖,可抑制種子發芽和防止腐壞。
呈扁圓形有褐色光澤像烏魚子的阿勃勒的種子俗稱為「豬腸豆」,味甜可食用,可充當人類野外求生時的代用食物,依據中醫藥理,豬腸豆有通經絡及下痰、解熱…之療效,但亦兼含有益瀉之成分,以致不宜多食。因為有輕瀉作用,古埃及人用此來作瀉藥用,在德國市場上則見有陳列出售的阿勃勒莢果。
熟成墜落於地的阿勃勒莢果,逢臨適合於種子發芽生長的潮濕環境,莢殼即會自行斷裂腐化並露出種子,因其種子帶有些許的甜味,因而倘未能在短期間內萌芽,即有可能會遭到鳥兒啣取吞食。

像烏魚子的阿勃勒的種子,黑色果肉形像仙楂餅有腥臭味,果肉片將莢果隔成很多隔室
阿勃勒繁殖可用扦插或播種法。播種繁殖可於秋季播種,播種前種子先浸水兩晝夜,再洗掉表面透明薄膜,可促進發芽。為喜溫樹種,以砂質壤土最佳,排水、日照需良好,有雪霜凍害地區不能生長。
阿勃勒是泰國的國花,當地稱為「Dok Khuen」,其黃色的花瓣象徵泰國皇室。阿勃勒亦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「省花」,當地稱為「kanikkonna」,是當地新年(Vishu)典禮用的花卉。
(資料來源 www.hljh.tcc.edu.tw/teach/校園植物/阿勃勒/阿勃勒.htm)


市民大道上昌隆公園的阿勃勒


市民大道上昌隆公園的阿勃勒


中研院側門內道路左側的阿勃勒

大安森林公園內幾百棵的阿勃勒